1、避免不利的工作條件
零件的工作條件指單位面積的負荷、相對運動的速度、工作溫度的高低和摩擦面運動的性質等。當處于液體摩擦時,相對運動速度增加反而使磨損減小,頻繁的啟動和停車會加劇磨損;環境的清潔情況和溫度等,對磨損也有很大的影響。
2、避免不良裝配和不良修理
零件裝配不良、配合件修理或調整后間隙過大或過小、相互配合的表面不平整或表面粗糙度不合要求等,都會引起機器運轉不靈活,產生噪聲、振動等,使磨損迅速增大,嚴重的會導致事故和機器損壞,因此,須零件的裝配和修理質量。
3、加強潤滑
機件的磨損是由于接觸面的相對摩擦引起的,為了減小摩擦.可在庫擦面之間加入潤滑劑,使原來宜接接觸的表面相互隔開.以減少和防止磨損,同時減小摩擦消耗的能量。當兩個摩擦表面由潤滑油完隔開時稱為液體摩擦,此時配合件的磨損小。可見,在摩擦表面之間建立液體摩擦對減少磨損具有重要的意義。
實際工作中,為了形成液體摩擦,要控制滑動軸承適宜的間隙
4、零件表面層的材料性能或狀態
零件表面層材料的硬度和韌性是影響性的主要因親。材料的硬度高,對表面變形的抵抗能力強,但過高的硬度會使材料脆性增加,表面易產生磨粒狀剝落,而材料的韌性好則可防止磨粒的產生,提高性。此外,增加材料的fL隙度可蓄集潤滑劑,減小摩擦,提高性,提高材料的化學穩定性則可減少腐蝕磨損。
5、采用適宜的零件表面粗糙度
表面粗糙度大,接觸面相對運動時產生的摩擦磨損就大,但是實驗指出,小磨損量并不是在粗糙度小的光滑表面上獲得,而是在一適宜的粗糙度下得到,因為表面過于光滑時,不易吸附潤滑油而形成油膜,同時兩個相互接觸的表面分子之間的吸附作用大,因而使磨損量加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