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料生產線砂漿配比方案設計
石料生產線砂漿配比方案設計
在新拌混凝土中的水泥漿體和砂漿有著潤滑的作用, 砂漿數量的升高對提升混凝土的流動性有很大作用, 在機制砂高性能混凝土中機制砂的比表面積大吸水量就比較大, 制沙生產線中制砂率和砂量配合比的選擇,砂率的增加也對流動性的增加有一定的副作用, 特別是機制砂中的石粉含量越大。
提高砂率后對流動性的副作用響更顯著, 隨著砂率的增加, 混凝土的坍落度會明顯下降, 隨著砂率的增加, 混凝土強度會在37%-39% 的砂率的范圍內達到最高的強度。
石料生產線砂漿的配合比設計
灰砂比和用水量
砂漿的配合比設計參照JGJ/T98—2010《砌筑砂漿配合比設計規程》進行。經過試驗室的反復測試,當灰砂比為m(水泥):m(砂)=3:7時,砂漿的流動度合理,保水率較高,黏聚性好,砂漿的黏結強度達到2.56MPa,同時折壓比和抗折強度較高。根據試驗室所做的大量用水量試驗并考慮現場施工的要求,砂漿用水量最終確定為m(水):m(干粉)=1:4。
外加齊含量
保持石料生產線灰砂比和用水量不變,分別測定不同摻量的纖維素醚和可再分散乳膠粉對干混砂漿性能的影響,以確定合理的纖維素醚和可再分散乳膠粉的摻量(外加劑的摻量按占整個干混砂漿質量比計)。表2和表3分別是不同摻量的纖維素醚和可再分散乳膠粉對干混砂漿性能的影響的測試結果。由表2可以看出,隨著纖維素醚用量的增加,黏聚性明顯提高,當用量為0.3%時,施工和易性較好,黏結強度大;但當用量為0.5%以上時,砂漿很黏稠,在沒有外力的情況下砂漿幾乎不流動。故確定纖維素醚的用量為0.3%。由表3可知,隨著可再分散乳膠粉含量的增加,砂漿的流動性遞增,保水率提高;28d抗壓強度遞減,但減幅不大,而28d抗折強度逐漸增大。當可再分散乳膠粉的用量為2%時,黏聚性好,不析水,故確定可再分散乳膠粉的用量為2%。
砂漿的性能試驗
用孔徑為1.18、0.6、0.15、0.075mm的篩子,把試驗用石料生產線機制砂篩成四種不同粒徑的砂粒組。然后把各粒組的篩余量按占總質量的百分比配制成如表4所示的八組顆粒級配的試驗用砂。按照上述確定的砂漿配合比,分別取這八組顆粒級配用砂,配制成八組于混砂漿,然后依據JGJ/T70—2009建筑砂漿基本性能試驗方法標準》(以下簡稱《標準》)及相關試驗規定對每組干混砂漿分別進行了稠度,28d抗壓強度和28d抗折強度的試驗;最后分別對砂漿在14d標準養護和浸水養護條件下與聚苯板和瓷磚的黏結強度以及28d標準養護和浸水養護條件下與聚苯板和瓷磚的黏結強度進行了測試。
- 2017-09-23時產500噸石料生產線生產流程
- 2017-09-23時產500噸石料生產線生產流程
- 2017-09-21安徽省池州時產450噸石料生產
- 2017-09-21頁巖粘土的生產設備及生產工藝
- 2017-09-21瀝青路面石料生產線集料性能研
- 2017-09-21橡膠的石料生產線總體框架結構
- 2017-09-21石料生產線干縮性能研究
- 2017-09-21反擊式破碎機是不可缺少的砂石
- 2017-09-21二手石料破碎生產線設備
- 2017-09-21石子破碎生產線的產量是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