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制砂生產及應用主要有四個方面的原因:1)大型或專項建設工程對砂石骨料質量要求嚴格且用量、砂石難以滿足要求;2)砂石資源過度消耗,供給逐漸短缺;3)砂質量低劣不穩定,且價格高企,且低值和區域性;4)環境保護需要,減少或禁止開采
2018-01-27查看詳細>>
廢混凝土、磚石及工業廢渣經過專門設備經過分揀、清洗、破碎、篩分等工藝過程,生產出機制砂。但當前行業內主要還是用于生產粗骨料。
2018-01-27查看詳細>>
RILEM于1998 年發布的混凝土規范:以粗骨料表觀密度、吸水率等特性作為劃分其等級的評價指標,并按粗骨料的來源將其劃分為三個等級,粗骨料主要來源是廢棄砌體材料,二級粗骨料主要來源是廢棄混凝土,三級粗骨料則主要源自混合材
2018-01-27查看詳細>>
混凝土是骨料部分或部代替砂石等集料(主要是粗集料),再加入水泥、水等配而成的新混凝土。一般來說,這種混凝土用水量較大、硬化后的強度低、彈性模量低,而且抗滲性、抗凍性、抗碳化能力、收縮、徐變和抗氯離子滲透性等耐久性能均低于普通混凝
2018-01-27查看詳細>>
骨料具有顆粒棱角多、表面粗糙、組分中還含有硬化水泥砂漿,加上原料來源主要是廢棄混凝土,因此其內部結構微裂紋多,孔隙率大、吸水率大、堆積密度小、空隙率大、壓碎指標高等特點。
2018-01-27查看詳細>>
廢混凝土經破碎、加工、篩分后,所得粒徑為5~40 mm的骨料為粗骨料,粒徑0.5~5mm的骨料為細骨料。
2018-01-27查看詳細>>
比表面積是指單位質量物料所具有的總面積,分外表面積、內表面積兩類。標單位㎡/g。機制砂石是指外表面積,不規則顆粒比表面積較大,加大用水量和水泥漿體用量。
2018-01-27查看詳細>>
機制砂的出廠檢驗項目是:顆粒級配、細度模數、松散堆積密度、石粉含量(含亞甲藍試驗)、泥塊含量、壓碎值指標。
2018-01-27查看詳細>>
砂石骨料是建設工程中砂、卵(礫)石、碎石、塊石、料石等材料的統稱。粒徑大于4.75mm的骨料稱為粗骨料,即我們常說的石子或碎石,粒徑小于4.75mm的骨料稱為細骨料,又稱為砂或機制砂。砂石骨料是建設工程中混凝土和堆砌石等構筑物的主要建筑材料。
2018-01-27查看詳細>>
機制砂細度模數越小,顆粒總體上就越細,石粉含量就越多,即石粉含量與細度模數成反比,生產中通過增加石粉含量來細度模數的方法是不可取的。
2018-01-27查看詳細>>
機制砂表觀密度不小于2500kg/m3;松散堆積密度不小于1400 kg/m3;空隙率不大于44%。
2018-01-27查看詳細>>
巖石的風化等級分為微風化、弱風化、強風化、風化四個等級,一般用風化系數進行表示。風化系數小于kf≤0.4的巖石,強度也小于常30MPa;風化較強的巖石色澤陳舊,基本可用手折斷,用鎬可以挖掘,手搖鉆不易鉆進,錘擊聲為啞聲等宏觀特點。
2018-01-27查看詳細>>
機制砂料源母巖強度先應由生產需求或工程項目單位提供,一般火成巖不應小于100MPa,變質巖不應小于80MPa,水成巖(沉積巖)不應小于60MPa。對配制C50及以上混凝土的機制砂,其母巖抗壓強度與混凝土強度等級之比不應小于1.5。
2018-01-27查看詳細>>
巖石的強度是巖石抵抗外力破壞的能力,也以“帕斯卡”為單位,用符號Pa表示。巖石受力作用破壞,表現為壓碎、拉斷和剪切等,故有抗壓強度、抗拉強度和抗剪強度等。
2018-01-27查看詳細>>
根據莫氏硬度分級,巖石軟硬程度分為十級: 1)滑石 2)石膏 3)方解石 4)螢石 5)磷灰石 6)正長石 7)石英8)黃玉 9)剛玉 10)金剛石。
2018-01-27查看詳細>>
自然界巖石分為三類,他們分別是:類是巖漿巖(火成巖),由巖漿噴發而形成的、一般質地堅硬、均一;類是沉積巖(水成巖),是經風化、搬運、沉積和成巖等一系列地質作用而形成的,其特點是一般為層狀分布結構,同一時期性質相近;第三類是變質巖,是在已有
2018-01-27查看詳細>>
機制砂石(碎石)的制砂原料通常用花崗巖、玄武巖、河卵石、鵝卵石、安山巖、流紋巖、輝綠巖、閃長巖、砂巖、石灰巖等品種。其制成的機制砂按巖石種類區分,也存在有強度和用途的差異。
2018-01-27查看詳細>>
用于判定機制砂中粒徑小于0.075mm顆粒含量主要是泥土還是與被加工母巖化學成分相同的石粉的指標;機制砂亞甲藍值要求MB≤1.4,宜控制在1.0以下為好。
2018-01-27查看詳細>>
在母巖相同的情況下,石屑與機制砂的主要區別是石屑顆粒更加不規則,用水量會增加較多,石粉含量更高且波動更大,可能更易混凝土拌合物性能及強度。
2018-01-27查看詳細>>
機制砂可分為Ⅰ類、Ⅱ類、Ⅲ類。Ⅰ類宜用于強度等級大于或等于C60的混凝土,Ⅱ類宜用于強度等級大于或等于C30、小于C60及有抗凍、抗滲要求的混凝土,Ⅲ類宜用于強度等級小于C30的混凝土。
2018-01-27查看詳細>>
砂子細度模數和顆粒級配是兩個不同的概念,他們既有聯系又有本質區別,他們的關系是:1)顆粒級配相同,細度模數相同;2)細度模數相同,級配不相同;3)砂的三個級配區并不準確對應于與砂的粗、中、細的程度劃分。
2018-01-27查看詳細>>
機制砂壓碎值是檢驗其堅固性與耐久性的一項指標。要求壓碎值指標為30%。壓碎值指標較低會導致混凝土性下降。
2018-01-27查看詳細>>
外對機制砂石粉含量及粒徑的界定均存在差異,石粉粒徑界定方面:美、日本、澳大利亞等石粉界定粒徑為0.075毫米,英、法等則為0.063毫米;石粉含量方面:美規定石粉含量高限值為5-7%;日本則為7%;澳大利亞則為25%;英則為15%;法
2018-01-26查看詳細>>
石粉是指機制砂中粒徑小于75μm的成分與被加工母巖相同的顆粒。一般普通混凝土要求石粉含量小于10%,高強混凝土要求小于5%。
2018-01-26查看詳細>>
凡是機制砂顆粒的長度大于該顆粒所屬粒級的平均粒徑2.4倍者為針狀顆粒;厚度小于平均粒徑0.4倍者為片狀顆粒。其中平均粒徑是指該粒級上、下限粒徑的平均值。
2018-01-26查看詳細>>
根據公稱粒徑0.6mm方篩孔累計篩余量百分比,當該百分比值落于哪個區間,他就屬于哪區砂。也就是說0.6mm的公稱粒徑作為區間控制粒級。
2018-01-26查看詳細>>
機制砂的顆粒級配是指顆粒各粒徑的搭配比例。
2018-01-26查看詳細>>
因為云母呈薄片裝,表面光滑,易沿節理開裂,因此與水泥石的粘結性能差,若含量過量對混凝土和易性、強度及砂漿抗凍性產生較大影響,比如云母含量5%時,強度下降15%以上。花崗巖類作為機制砂料源時要引起重視。
2018-01-26查看詳細>>
機制砂中常見的有害物質是云母、輕物質(如樹葉、木塊、煤)、有機物、硫化物及硫酸鹽等,這些物質對混凝土性能產生影響,含量都要求嚴格控制。
2018-01-26查看詳細>>
反映機制砂顆粒粗細程度的技術指標。細度模數越大,表示砂子越粗。機制砂的規格按細度模數(Mx)分為粗、中、細、特細四種,其中:1)粗砂的細度模數為:3.7—3.1,平均粒徑為0.5mm以上;2)中砂的細度模數為:3.0—2.3,平均粒徑為0.5mm—0.35mm;3)細沙的
2018-01-26查看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