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方天氣寒冷、干旱、少雨、水資源嚴重缺乏地區,多采用干法制砂生產工藝。干法制砂生產工藝開始于上世紀90年代中期,經過不斷發展和完善,逐步解決了干法制砂中的泥土含量、石粉含量和粉塵污染問題,不僅在北方中小型砂石廠廣泛應用,而且在南方大中型水電人工砂石料系統也大量采用。
干法生產一般采用干法制砂分級機,可代替傳統的水洗制砂,既可節水又可減少污染,而且還可根據需要靈活調整砂中石粉含量,選分精度高,成品中顆粒直徑控制在90μm以上,適用于各級機制砂生產。
干法制砂工藝優點
1)工砂成品中石粉含量可以通過特制選粉機無級可調,產砂率高,除塵針對性較高,只除去了0.075mm以下的顆粒,很好的保留了0.3-1.18mm顆粒,所以機制砂級配較好。選粉機收集的石粉可用于路基墊層或作礦渣磚原料。若原料為高含量碳酸鈣時,回收后的細粉可送至水泥廠作水泥原料或養雞廠雞飼料添加劑,使資源得到綜合利用,實現零排放;
2)生產出來的機制砂含水量較低,不需像濕法生產工藝那樣配置有脫水裝置,成品砂要經時間的自然堆放才能使用。可以減少成品砂庫容,寒冷季節也不會凍結,能夠年連續生產;
3)生產過程中少或不用水,減少了濕法生產過程中提水、污水處理設置,生產場地小,操作管理人員少,易于集中操作控制,實現自動化管理,機制砂的穩定性較好。此外,不受干旱、寒冷季節的影響。
干法制砂工藝缺點
1)砂石原料要求較高,料源中要嚴格控制泥土、有機物等雜質含量;
2)生產出的骨料,人工砂表面不如濕法生產出來的清潔,表面感觀性差;
3)目前市場上比較好的選粉機價格比較昂貴,一次性投資比較大;
4)制砂機是高速旋轉設備,在工作過程中產生較多粉塵,另外振動篩、輸送設備處也易產生粉塵,對設備封閉、除塵要求較嚴格,在干燥刮大風季節或地區,粉塵污染較嚴重。